異地就醫結算、個人賬戶家庭共濟,社保下半年迎來4大新變化发表时间:2021-07-10 17:24作者:朕乾技能教育培訓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0日報道,時間已經進入到下半年,社保也有一些新動作、新變化,利好你我,值得關注。 加快推進住院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結算 7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重點面向數億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等群體,加快推進住院、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結算服務,確保今年底前各省份60%以上的縣至少有1家普通門診費用跨省聯網機構、明年底前每個縣至少有1家定點醫療機構能夠提供包括門診費用在內的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 國家醫保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住院費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數量爲44413家;國家平台有效備案人數771萬人。全年住院跨省異地就醫585萬人次,其中跨省直接結算300.23萬人次,跨省直接結算醫療費用742.80億元,基金支付438.73億元。 靈活就業人員迎來“參保自由”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的戶籍限制。 隨著新業態、新經濟的蓬勃發展,靈活就業人員越來越多,目前已經超過2億人。但是在一些地方,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必須是本地戶籍,外地戶籍的靈活就業人員無法在就業地參加社保。 開展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明确,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为重点,開展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當前,互聯網經濟催生大量新型就業崗位,如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騎手等。但是由于平台用工方式特殊,難以按照現行確立勞動關系的有關標准認定雙方爲勞動關系,導致包括外賣騎手在內的新就業形態人員無法納入現行工傷保險制度。 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爲的就是解決上述問題。未來,在有了職業傷害保障的加持之後,靈活就業人員安全感也將進一步提升。 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開始落地 國務院辦公廳今年4月份印發《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個人賬戶可以用于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意見要求,各省級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意見要求,統籌安排,科學決策,在2021年12月底前出台實施辦法,指導各統籌地區推進落實,可設置3年左右的過渡期,逐步實現改革目標。 最近,已經有地方開始落地。其中,7月5日起,大連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可以使用自己的醫保個人賬戶在定點藥房給家人買藥品、醫療器械以及醫用耗材了。 【母嬰護理課程? /?】 |